状态: 问题池
自主招生是更公平了吗?
2人赞同 11人关注

现在很多地方开始自主招生,发达国家的学校差不多都是自主招生,这样会更公平吗?

2018-03-13
2 0 9 条评论 操作
9个回答
EtOH  | 毫无意义的争论。
27人赞同

  关于发达国家的大学录取流程历史已经有很多资料以及评价,个人了解也不甚多,就不讲了。

  讲一下我国的自主招生吧,先讲结论:

  “即便在保证绝对规则公平透明的条件下,自主招生也不会比高考更加公平,甚至可以说是教育阶级化的推手之一。

  这里的公平是指平均意义上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自主招生能够缓解贫富不均,阶级固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自主招生的成功与否与家长在孩子上的经济与社会资源投入成正相关。举例子而言,清华北大自招(理工科)的首要要求就是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阶段)获奖,其他985、211学校的要求依学校的排名递减而递减,我在2015年报考浙江大学自主招生的入场券就是全国化学竞赛(初赛)的一等奖(就是2014年取消保送的奖项)。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没有竞赛的证书,你并不会具有自主招生的资格,这是首要条件,是进入好大学自主招生的门槛。而如果你的孩子想获得更好的奥赛成绩,你需要做什么呢?

  1. 你需要很好的信息来源,否则你根本无从得知奥赛是怎么样的流程。
  2. 你需要给孩子挑选一所好的高中,因为好的高中意味着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多的教学资源,更优秀的同学与前辈给你帮助与指导。
  3. 你需要花很多钱在专门的,与高考没有直接联系的奥赛资料与培训上。
  4. 你很可能需要单独联系一位大学教授给孩子以指导。

 说一条个人经验:“事实上,我所认识的奥赛获奖选手与自招成功的同学中,没有一位是家境贫寒,靠自己努力成功的。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依赖了家里提供的社会与经济资源(包括我),哪怕是衡水中学的同学也一样(事实上衡水中学奥赛队有很多家庭条件很好的学生)。

  而自招中的面试与部分笔试题目,考察的都是学生的知识面,与人交流的能力与国际化程度。这些实际上都是很重要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都是资源堆积出来的。比如托福很难学吗?其实不难。但是如果你没有必要的费用,那托福考高分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自主招生的考察点和门槛也是,如果一个孩子生长在大城市的富裕家庭,那么他知识面宽广,见识丰富,国际化程度的可能性就很高。生长在小城市甚至农村的普通家庭,就恰恰相反。

所以总结一下,自主招生实现了结果公平吗?并没有,甚至它是教育不平均的推手。但是自主招生实现了机会公平吗?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实现了。在大多数正常录取的方向,自主招生的确录取了很多很优秀的学生,只不过那些不够优秀的学生永远没有机会变得更加优秀。

2018-03-18
27 0 5 条评论 操作
民科局长  |
26人赞同

中国的自主招生,大多都是依赖于竞赛,若竞赛考的不太好,也可以通过学校推荐等方法。

然而竞赛却是一个极其不公平的游戏。翻看历年全国联赛获奖名单,别说是最后的全国决赛,哪怕是从省赛往上,每个省几乎就被那么十几个中学垄断,一般都是大城市的师资雄厚,条件优渥的中学。至于校荐名额等,也只会给这些中学。而小县城的中学,虽有心而无力,根本没有条件辅导竞赛,即便有天资聪颖的学生,也难以一个人自学成才,也没有氛围,基本很难在竞赛上做出有用的成绩,所以基本和自主招生无缘。

以我老家的高中为例,在十年前,每年都能考上一两个清北,在现在搞竞赛的大潮下却节节败退,从来没有看见省赛一等奖上有其名次,别说清北了,985都考不上几个。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主招生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导致教育更不公平了。

2018-03-19
26 0 2 条评论 操作
大卫铁翼66  | 一个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
11人赞同

美国这些国家的自主招生意在避免以一纸考卷定终生,同时对一个人的evaluation会更全面,而不是仅仅是会做题。

然而自主招生的公平进行必须有几个先决条件:

1. 招生官员的廉洁,接受监督

2. 社会的大部分人处于差不多的受教育能力范围

在天朝,恐怕没有几个官员身上没点事吧,这是无监督、无制约、司法腐败的使然,学校里也少不了这些事,北大的书记朱善璐和校长王恩哥的丑闻在网上一搜到处都是。

2018-03-19
11 0 0 条评论 操作
品葱五毛  |
14人赞同

先说几点:

自主招生类型,暂且分为学科竞赛优胜奖者与校长实名推荐两种。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名额资源均被各省市的超级中学所占据。至于穷孩子有没有呢?学科竞赛自主招生项目中还是有的,但这个“穷”,指的是家庭物质条件非大富大贵类型(设想家里穷的书都买不起,即使天资再高也没法使用现有资源自学)。

姑且谈谈学科竞赛,参与学科竞赛者,一般是从入学开始选拔,被选上者,基本家庭之前都予以了充分的教育资源上的支持,当然这个学科竞赛指的是普通的奥林匹克竞赛项目。至于科技竞赛等,一般没人指望一个区区中学生,能在研究领域有重大创新发明,这类竞赛优胜者,背后往往有个在体制内呼风唤雨的家长。

再说说校长实名推荐,请问推荐上来的学生能力好不好?答案是肯定的,但请问推荐上来的学生是同等教育资源背景下个人能力最优的吗?只能说推荐上来的学生是同等教育资背景源下家庭环境最优的。即使高校审核“把控”的再严,学生毕竟是从各个中学推荐出来的,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都依托于资源竞争。

如果说高考是块大饼,那么这张饼最好吃的部分的90%被10%的人所把控,而其余90%的人共同争夺剩下的饼。

而如果未来您的孩子想走自主招生通道,还请您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条件。

2018-03-20
14 0 2 条评论 操作
草原之火  | 暴力是共匪唯一听得懂的语言
9人赞同

有个问题是学校本身就未必希望公平,几个学生高考分数差不多的话,学校更想录取其他方面有优势的学生。就公平性来说自主招生其实并不算权力变现的重灾区,特长生什么的才是。

名校特招的几种渠道的不公平之处:

1 理科奥林匹克竞赛:很多学校没有辅导竞赛的能力,出题的是几个著名大学里副业专门搞这个的老师,这些老师会在一些主要城市开辅导班,有渠道的学校的学生可以去上。

2 科技创新等等比赛:官员/大学老师打个招呼,子女进实验室做(个样子)出项目参加评选。

3 各种夏令营,有渠道的学校的学生可以去上。

2018-03-20
9 0 0 条评论 操作
会思考的苇草  |
6人赞同

个人说说以前参与学科竞赛的感想:

自主招生和学科竞赛有黑幕。之前曾经爆出过人大自招舞弊和竞赛东道主向本省学生泄题(未证实),但学科竞赛和自主招生总体来说还是遴选出了许多十分优秀的同学。但问题确如 @EtOH 所说,自招之类的方式舞弊之类的算是较轻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出在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就我身边的同学来看,除了一个数学竞赛的同学家里不是特别宽裕以外其他基本都有着相对于绝大多数同龄人优厚的条件,可以去报名各类辅导班,找大学老师来上基础课。

当然,高考其实也无法完全免俗。做个相关性分析就知道还是生在有钱有权的人家比较好。

2018-03-20
6 0 0 条评论 操作
小辛  |
3人赞同

        在我看来,要想谈自主招生,首先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来谈,那就是公办教育与私办教育,平民教育与精英教育。        按照我国的国情和常规来说,著名的大学或者说大多数学校都是公办的,也就是说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办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办学理念就应该是公益性,既然是公益性的就应该带有普惠性的色彩,为绝大多数的人(家庭)服务,这才是它本应该做的事情。这样下来,高校就应该是平民教育的范畴。说白了,平民教育,普及教育就是给予普通人的教育,或曰收入水平一般或贫困的家庭孩子所接受的教育。这样家庭的孩子是会不占有优势的教育资源的,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自主招生,这些家庭的孩子则毫无优势可言,这无异于将这些孩子天然地排除在外。当然,不排除有一些天才的孩子,这是小概率的事情,可以忽略不计。        我想2017年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的一席话,很多人都听说过:“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这段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孩子尖大多是用优势的教育资源堆出来的,而优势的教育资源受地域、资金的影响颇大,当然还有权势。        如果是精英教育、私办教育的话,那自主招生就无可厚非了。自家花钱办校,当然有权利选择怎样的招生方式,他人也干涉不得。        因此,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政府该如何为这些大学进行定位,或者说如何定位本科教育。如果将本科教育定位于普及性的教育,采取自主招生的方式明显不妥。如果将本科教育定位于精英教育,这也明显和国家、社会现在的发展趋势相悖。        只有明确了定位,才能更好地确定公平的招生方式。

2018-03-20
3 0 3 条评论 操作
山鬼  |
4人赞同

首先是需要界定一下公平这个词,公平这个词一向比较难描述。从不同人的视角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就讨论自主招生这件事吧,从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居民来说,肯定是自主招生更“公平”,因为本身高考作为筛选人才的作用已经很极端了,因此高中甚至更早的教育大家(学生、学校)被逼到提高应试成绩的这条路上来,即使是部分家庭里有资源、有能力的人也没有精力放在精英教育。而如果大学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不是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从操作性上来说,显然社会上拥有资源多的人获利多,因此他们可以在保持一定的应试水平的情况下,把精力放在精英教育上。

而从偏远地区的居民来说,肯定是应试教育更“公平”,这在目前来说是底层不多的几个可以公平竞争的方法之一,尽管现在高考异化,但是实际上还是起到了一个人才向上流动的作用,让底层智商高、情商高、意志力强的人有机会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倾斜。

综上,我认为中国实行应试教育还是自主招生,实际上是一个双方博弈的问题。个人认为,在高考制度上,至于公平,可能只是一个噱头罢了。

2018-03-21
4 0 0 条评论 操作
Leonard  | Physics PhD candidate at MIT
8人赞同

我其实看到这个问题下的答案非常惊讶。在现在这个社会,当大量免费收费的线上教育普及如此之高的年代,竟然还有这么多人会认为教育的不公平是关键因素,竞赛是加剧不公平的形式。

真正导致不公平的是从小就有的教育理念和环境,大省市的人可以从小以看书做题为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而小县城的人则会为家庭的很多事情牺牲时间和精力,从而比较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最重要的。

不信,我就是一个从亚马逊买过几本竞赛书,上网找过各届竞赛题的人,通过莫名其妙建立起来的人专注度而认真准备,最终也能保送;事实上在今天,各种网路上的竞赛资料更丰富了,几乎就没有什么在知识获取层面的城乡差异了。而我在学习竞赛的时候我的朋友们都在玩各种东西,那会儿非常流行星际争霸,魔兽3,而且网吧管的不严,经常放学大半个班都跑去玩。在大城市的好处就是很多人都会和你一样的学习,你能获得更多的同辈反馈。

2018-03-21
8 0 2 条评论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