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 问题池
中国国民性真的是和其他国家有很大特别的吗?
1人赞同 5人关注

一直以来有种理论,中国没法民主化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和其他国家人比,有特殊之处。(这种特殊之处从在于道德,文化,宗教等因素)   不过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 中国发生的事是其他国家绝对不会发生的。2. 中国人做的事是其他国家人绝对不会做的。

第一,很多人提到小说1984简直就是本预言书,里面出现的剧情完美的预言了中共上台后发生的情况。不过这是否能说明一点,中国在60-70年代发生的一切,无论多么骇人听闻,都已经在30年代的西班牙和苏联发生过一遍了。

第二,参考美国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和米尔格拉姆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指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实验资助者是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两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做出可怕的事情。

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面对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在进行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曾对他的心理学家同事们做了预测实验结果的测验,他们全都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人——10分之1甚至是只有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 结果在米尔格拉姆的第一次实验中,百分之65(40人中超过27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没有参与者在到达300伏特之前坚持停止。

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成年人对于权力者有多么大的服从意愿,去做出几乎任何尺度的行为

这两个实验证明了,即使是民主国家的人民,在碰到特殊的境况下,也会变得凶恶,也会变得顺从强权。

2018-10-03
1 0 4 条评论 操作
3个回答
毛人  | 以说理的方式达乎道。
15人赞同

曾经非常不同,现在略有不同。这种不同根植于我们所使用的汉语语言。儒道法释等等很多大道理小道理都已经含在我们的日常语言里了,很难把它们排除出去。五四时期有很多人提出过应该彻底放弃汉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西方国家的人民虽然语言不同,但因为文化背景类似,不同语言后面所代表的概念都是类似的,而且各国都深受基督教的影响,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灵魂是相同的”。

如果佛洛伊德当年做心理实验的时候全部用中国人当样本,最后的结论肯定跟现在的完全不一样。

全球化之后情况变得复杂了。中国自清王朝灭亡以后走上了一条全球化、去中国化的道路,不管是大陆面目全非的社会主义,还是台湾光怪陆离的民主政治,香港的后殖民地时代的混合政体,都已经不再是中国政治以前的样子。中国大陆新一代年轻人也跟一战之前的英、法、德年轻人的表现如出一辙,藐视权威的同时却民族热情高涨,怀疑政治的同时却誓死要消灭国家的敌人。

鲁迅一直劝年轻人少读或不读中国古书,现在他们终于做到了。他们更像是世界的青年,而不再只是中国的青年。

2018-10-03
15 0 0 条评论 操作
Jafa  | 看干货,上品…自己看书去!!!
38人赞同

至少我接触下来,东亚这几个国家的国民性总体上跟中国半斤八两。

以台湾为例,我有个朋友在民进党任职。FB上粗话连篇,满屏都是“奸恁娘”、“426”、“中国人是变态”等文字。分享二战日本海军军歌,叫嚣要“脱支”云云。用中文发表极端言论没人理,就用日文把同样内容再发一遍,收获FB日本好友点赞。

再看经常跟他互动的民进党某中高层官员,在FB上搞人身攻击是家常便饭——“智障”、“脑袋构造有问题”这种都算温和评论了。谷歌一下这个人的名字,还能搜到此人贿选、贪污、诽谤等丑闻。

在民主自由的台湾,有这种党员的执政党当选,本身就能说明一些问题。

欧美政客脑里怎么想、私下怎么说我不清楚,至少人家注重表面的体面。除极右翼之外,不会在FB这种真名实姓的平台上发表种族主义或者过度情绪化的言论。这种人要是在Twitter、Reddit或Quora上,早就被封号了。

所以说,中国人国民性有问题这种论调,坦白讲真的没有太多事实根据。反对中共、希望中国变得更好,也不必妄自菲薄,说自己民族有“劣根性”。保持平常心就好。

2018-10-03
38 0 0 条评论 操作
sino30535  |
28人赞同

分享Chenglap的文章,雖然他是對台灣人說的,但我覺得道理是一樣的:

有一點我覺得是常被誤解的:民族性不是自然而成的,民族性是被塑造出來的。

今天說的很多所謂的「台灣民族性」,多數都是混亂的,所謂「貪財,怕死,愛面子」,他與其說是一種台灣民族性,不如說是一種臣民心態。是否只有台灣人才貪財,怕死,愛面子?香港人,大陸人,難道就不貪財, 不怕死,不愛面子?當然不是。

貪財,是因為這種社會未來沒有保障。因為是統治者的社會,統治者對平民承諾,隨時可以不認賬。因為對未來沒有安全感,才需要更多的錢,大家賺錢是為了甚麼? 其實也只是為了老來可以安樂,可以在失業時不至於流離失所,可以付得起醫生的賬單,可以不必孤苦無依。所以才會對錢有一種永不滿足的欲望 ,先進國家的國民比較會花錢,往往是因為他們對於社會對自己未來保障有信心。

怕死,是因為死得沒有價值。華人在保護自己家族時,真的怕死嗎?貪官為了使自己家族榮達,貪大量的錢,然後被處決。但他們只要妻女親戚都得到財富而繁榮,犧牲自己當貪官被殺,也是甘願。所以貪官除之不盡, 二千年來,反貪的刑罰,極度極忍,也會殺人,貪污卻除之不止。死沒有阻嚇貪污。

但是為國家打仗而死,為社會而死,又是另一回事,為國家而犧牲,國家只會遺忘你。為社會而犧牲,社會只會嘲笑你蠢。為這些東西而死,那就不值得了。所以貪官不畏死,但其他時候,都沒有死的價值。因為你為國家而死,國家卻不是你的,你為社會而死,社會卻不需要你。只有家族才是你的。

至於愛面子,是因為長期沒有尊嚴,在社會裡人與人的關係,是欺壓和被欺壓,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你沒辦法賺得一個統治的位置,就是被統治者,你沒辦法和別人平等,人必須分為勝者和敗者,勝者全拿,敗者是他自己的錯。所以,沒有人去承認自己是敗者,即使在那方面已十分勉強, 這世界對敗者十分的殘酷,「愛面子」,就是死充勝者。

以上這些,是民族性?不,不如說,是社會結構本身還是「臣民社會」的副作用,一個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社會,大部份人都是被統治者的社會, 自然就會發展出這種臣民性格。這不是生出來的,是文化環境和權力架構形成的。

很多現代的先進國家,在變成今天的模樣之前,他們的人民都沒有比上述的好。一樣是貪財,怕死,愛面子。因為他們只有「家族性」,而沒有「 民族性」。

只有走過家族的階段,有了國民的尊嚴,以身為(例如)台灣人為榮,把台灣當成一個個品牌,能將其他台灣人當成自己人。把整個台灣,視為一家族的去愛護,形成「國族」,才會有正面的國民性塑造出來,因為只有國家是屬於這裡的人的,人們才會把民族性當成財產一般去愛護,培養。 民族性是整個社會提倡一種理想性格。 只有認同這個社會的共同認同後,再學習的性格。

也就是你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你再學習「理想的台灣人」,這就叫民族性。

因此必須大家要把「台灣人」當成一種至高無上的身份,要有「我當台灣人就是最好的,給我當日本人,美國人,德國人也不當」這樣的想法時, 才會開始架構這種「台灣人民族性」。 像德國,日本,瑞士,這一類被認為是較有紀律的民族,也不是自古以來每一個人都這樣。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明治維新後才重新塑造的精神, 美國的拓荒精神,也是一種建國神話,德國人也不是自古有紀律。美國人一開始也不是自居為民主自由,獨立時大部份人都不知道民主是甚麼。

是因為建立了一個新的認同,例如「美國人」,但美國人並沒有性格可言 ,因為美國是移民國家,全世界的人的性格都會加進去。為了創造「美國人」,所以把理想的美國人,設定為「愛好自由,擁有拓荒者精神」,鼓勵國民把自己的性格變得像這樣。

如果目標就是移民美國當美國人,移民日本當日本人,或者當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之類,又自然不會用心去培養自己的社會。 然後雖然並不是每一個美國人都有拓荒者精神,每一個日本人都有禮貌, 不怕死,每一個德國人都有紀律,但他們社會有了理想形象,然後大家就開始向這點學習,慢慢性格也會傾向有「民族性」。

台灣今天不能算有「民族性」,因為根本不存在「理想的台灣人」這形象 ,今天所謂的民族性,只是側寫一群臣民的性格缺點而已。假設不造出一 個「理想的台灣人是甚麼」,「台灣人的世界理念」這樣高度的東西,就一天都沒辦法從那個惡劣的評價中走出來。

2018-10-04
28 0 1 条评论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