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 问题池
二战中日本是如何崩溃的?
5人赞同 5人关注

二战中日本是如何崩溃的?

2017-06-12
5 0 0 条评论 操作
3个回答
李集安  | 守望那片田野
19人赞同

日本从占领半个中国到全盛时期遍布东南亚和西太平洋,要说其开始崩溃,那和偷袭珍珠港后的美军的参战还是密不可分的。

这里先说几个对“日本投降”的几种误解: 

先来看几个日期: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放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满洲国(东北)

1945年8月9日——美军在长崎投放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投降。

由于这几个日期很接近,容易给人造成两种错觉:

错觉1:以为美国扔了原子弹(并造成巨大伤亡),所以日本才投降

错觉2:以为苏联对日宣战(并迅速拿下东北),所以日本才投降。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早在1945年4月份到7月份,日本天皇就意识到必定战败,并且持续推动停战和谈。如果仔细了解二战期间日本高层的动态,就可以发现这一点。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天皇的意向。

迹象1——铃木组阁  

二战期间日本的最后一任内阁是“铃木内阁”,任期是1945年4月7日至8月17日。铃木贯太郎是日本高层中,【主和派】的代表。让这样一个人来组阁,很容易激怒日本军部中的少壮派好战分子。 顺便说一件往事: 1936年,日本一些激进的少壮派军官(皇道派)发动“226兵变”。他们列出一份“7人暗杀名单”,其中就有铃木贯太郎。当时铃木身中2枪,经抢救幸免未死。 试想一下:如果天皇没有停战的意向,怎么会让他来组阁?所以,至少在4月初,天皇就已经意识到:日本再打下去没有希望。

迹象2——天皇的停战通电

可能有的同学会说前一个迹象比较牵强,不够明显。那么俺再来举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7月12日,日本外相(外交部长)给驻苏联大使发了一个紧急电报(天皇要求停战的通电),要求驻苏联大使转达天皇关于结束战争的意图。当时苏联和日本尚未交战,日本企图让苏联充当中间人,促成日本与美国的和谈。

从上述这几个迹象可以看出——天皇在投降之前好几个月,就意识到日本没戏了。而那时候,美国尚未投放原子弹,苏联也尚未出兵。 所以,原子弹【不是】日本投降的关键性因素;苏联出兵同样【不是】关键性因素。这两件事儿,顶多算是“锦上添花”而已。那么,促使日本投降的关键性因素是啥?下面来介绍一下。

日本投降的关键性因素——战略轰炸(焦土战术)  

在欧洲战场,同盟国(美、英、苏)很早就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而且效果还不错。很自然的,美军也想对日本搞战略轰炸。之所以一直没搞成,是因为美军的基地距离日本本土太远了(超出了美军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而航母又不适合用来搞战略轰炸。

到了1944年,出现两个转折点:

◇转折点1——B-29 服役  

1944年5月份,波音生产的 B-29 轰炸机投入服役。这玩意儿是二战中最先进的轰炸机,各项指标(续航距离、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载重、火控系统)都名列第一。于是美军就拥有了对日进行战略轰炸的利器。 (下图是 B-29,绰号“超级空中堡垒”)

  一开始,美军使用成都的双流机场进行对日战略轰炸,但是效果非常不理想: 其一,成都距离日本太远,B-29 只能轰炸到日本本土的西南地区(冲绳、九州岛、本州岛西南部); 其二,成都距离日本太远,B-29 需要减少装弹量以加装燃料; 其三,军事物资(弹药和维修的零配件)运往成都很麻烦,需要走“驼峰航线”。 由于上述弊端,从成都起飞进行的战略轰炸,在整个1944年下半年,才搞了10次,累计投弹量仅仅只有800吨——和后面提到的投弹量对比,800吨少得可怜。

◇转折点2——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

在同年的6月份,出现第二个转折点——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该群岛中的几个大岛是:关岛、塞班岛、提尼安岛(天宁岛)。以这几个岛屿为基地,日本本土正好处于 B-29 的作战范围之内。而且美军可以利用海运把大量的战略物资送到这几个岛屿。 美军花了大半年时间扩建岛上的机场和相关设施,并把成都的 B-29 全部迁移过来。到了1945年初,对日本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的条件就成熟了。

 - 关键人物——寇缔斯·李梅

要聊对日战略轰炸,必须要聊到“寇缔斯·李梅”(Curtis LeMay)这个人。此人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没上过军校。他从平凡的 B-17 轰炸机驾驶员开始干起,一路升到将军(二战时,美军航空部队中最年轻的少将)。二战后,官至“空军四星上将”,并负责重组美国的战略空军司令部。

寇缔斯·李梅的脑瓜子很灵光,他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招数用于对日战略轰炸。此招数的关键点如下: 1. 把“炸弹”改为“燃烧弹”(日本城市的建筑物以木结构为主)

2. 把“日间轰炸”改为“夜间轰炸”(日本缺乏雷达和夜航战斗机,夜间的防空力量很弱)

3. 把 B-29 的飞行高度降低至“5000至6000呎”(这个高度是日本防空炮火的断层)

4. 把 B-29 的机关炮和各种弹药都卸掉,腾出载重量用来装燃烧弹(这招很冒险,李梅赌日本的战斗机所剩无几)

事实证明——李梅是个天才。他发明的这种新战术(绰号“李梅火攻”),对日本造成【毁灭性打击】。其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两颗原子弹的总和。B-29 因此被日本人称为“地狱火鸟”。下面让大伙儿见识一下“李梅火攻”的效果。

◇火烧东京

第1次“火烧东京”是1945年2月23日,出动174架 B-29,东京约2.56平方公里的市区被焚。但李梅对这个效果不满意。 第2次“火烧东京”是3月9日,当地刮9级大风(据说李梅故意挑大风的日子)。美军出动334架 B-29(数量接近上一次的两倍)。飞抵东京上空后,B-29 投放的燃烧弹呈现一个巨大的“十字”形状——这么干是为了充分利用风力。而且无论风向如何变化,都可以烧毁足够大的面积。

那天的空袭结果,创了人类军事史的记录——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非核武空袭”。有些调查报告甚至认为:那天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广岛原子弹。日本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超过8万(但这个数据【没有】包含当地的朝鲜劳工和台湾劳工,也【没有】包括某些失踪人口),另有10万人严重烧伤。 整个东京有41平方公里的面积被焚毁,包括繁华的商业区下町。26万7千多幢建筑付之一炬,上百万人无家可归。 燃烧弹产生高温让东京市区的河流都沸腾了。第二天清晨,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煮熟的尸体】。大火产生强烈的空气对流(Firestorm),连轰炸机都感受到热浪。(俺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其中提及)某个美军机组人员说他闻到“烤肉的味道”。 次日早晨,日本天皇从皇宫地下室出来。当他看到东京市区如地狱般恐怖,惊呆了。前面俺提到:天皇至少在4月份就开始推动和谈。原因或许就在这里。 为了让大伙儿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放几张当年的照片:

(下图是:轰炸过后的东京商业区——下町)

(下图是:3月10日拍摄的东京市区——松坂町,元町)

(下图是:某街道两侧的废墟)

(下图是:日本投降后于9月10日拍摄的东京市区照片,大部分市区变成平地,只有少数水泥结构的建筑还立着)

◇对其它大型城市的火攻   

3月9日火烧东京之后,李梅不给日本人以喘息的机会。

3月10日晚,出动317架 B-29 轰炸名古屋;

3月13日晚,出动300架 B-29 轰炸大阪;

3月16日晚,出动400架 B-29 轰炸神户;

……

到了3月19日,李梅不得不暂停空袭——因为他用力过猛,把库存的燃烧弹全用完了。从3月9日到3月19日(仅仅10天),累计投掷燃烧弹近【1万吨】。之后,美国本土加大燃烧弹的产量,李梅在4月份恢复对日本大城市的空袭。 截止6月15日,美军共进行了17次大规模轰炸,覆盖日本所有大型城市,而美军只损失136架 B-29。

以下是几张相关的照片: (下图是:B-29 机群在横滨上空密集投弹)

◇对中型城市的火攻

6月15日之后,美军的空袭扩大到了中小城市和交通线。

◇“焦土轰炸”的战略意义

在日本投降前的最后半年(3月到8月),战略轰炸对日本军工业的破坏如下:

炼油工业产量下降83%

飞机引擎产量下降75%

飞机机身产量下降60%

电子装备产量下降70%

(以上数据摘自李德·哈特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658页。)

对工业的打击还不是最关键的。更致命的打击是——动摇的日本的民心。在战略轰炸没有开始之前,虽然日本海军已经在太平洋上吃了多次败仗,但日本普通民众依然深信——大日本皇家必胜。

等到美军进行几个月的战略轰炸之后,失败情绪开始在普通民众当中蔓延。不光民众,连很多军官都开始意识到:这场战争没有希望打赢。

同样在李德·哈特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中,也提到类似观点: 尤其是轰炸作战的事实使得日本人民认清:他们的军队已经不能再保护他们。于是投降,甚至于无条件的投降,也都无可避免。8月间的原子弹不过是再次确实证明大多数日本人民(除了疯狂的军国主义者以外)所早已认清的事实而已。

以上摘自编程随想博客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5/09/Why-did-Japan-Surrender-in-WW2.html

2017-06-13
19 0 11 条评论 操作
老少咸宜  | 澳洲渔民,面朝大海,有个小屋
2人赞同

二战时期日本的崩溃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

1. 偷袭珍珠港。

当时美国的孤立主义盛行,实际对世界的战事并没有多大兴趣,如果日本最终打败了全世界,美国也许会跟日本签订一个合约甚至。但是日本却鬼使神差的偷袭了美军珍珠港,打死了美国最看重的美国军人人命,美国人当然不干了。

2. 从满洲里攻击苏军

这可以算是日本作的又一个证据了。20世纪30年代苏日边境冲突不断,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张鼓峰事件(1938年7月至8月)和诺门罕战役(诺门罕事件,1939年5月至9月)。之后签订了日苏条约,也只是暂时的让苏联脱手对付德国,日本对付南边。之后苏联发动迅速、猛烈的大规模进攻,占领库页岛以南以及南千岛群岛,日本于满洲(今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军事力量在此打击下缴械投降,日方傀儡政权“满洲国”灭亡,傀儡政权皇帝溥仪亦成了苏军俘虏。

3. 没有能和中国达成停战协议

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损失总计约为455,700-700,000人。如果日本和蒋介石政府达成停战协议,就能更好的集中兵力对付其他地方。

4. 军事实力的落后

英联邦二战一共造了41艘航母,6艘战列舰,102艘巡洋舰,291艘驱逐舰,209艘护卫舰,238艘潜艇和13万架飞机。对比之下,日本只造了18艘航母,2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63艘驱逐舰,199艘潜艇和7万架飞机。日本在面对美国海军的时候,严重缺乏可行的反潜技术。

到了1944年末,日美的海上军事力量已经有了极大的差距。在经历了5此航母大战以后(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圣克鲁斯海戰和马力亚那海戰),曾经强大的联合舰队的主力航母或沉或重伤,能够作战的已經很少,日本海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反之美国一方,凭借雄厚的工业实力,在1943年末就远远的超越了岛国日本。

2017-06-15
2 0 2 条评论 操作
donghaha  |
1人赞同

日本没有崩溃啊,一直到被扔了两颗原子弹被迫投降后,普通民众都觉得政府不应该投降,大部分民众觉得自己可以陪着国家一起玉碎。

战场上的话,主要是蒋介石保住了大陆并牵制了大量陆军,美国人打败了海军并打到了本土的边缘,最后苏联也占着便宜拿下了大陆的dongbei

2017-07-13
1 0 0 条评论 操作